镇边稳疆:仪凤元年安东都护府内迁与大唐边疆治理调整
公元 676 年,唐高宗李治仪凤元年,大唐王朝在总章元年(668 年)平定高句丽后,已在朝鲜半岛北部建立起稳固的统治秩序。然而,随着周边局势的微妙变化与边疆治理压力的提升,这一年,高宗下诏作出一项重大边疆治理调整:将安东都护府从平壤城迁至辽东故城(今辽宁辽阳一
公元 676 年,唐高宗李治仪凤元年,大唐王朝在总章元年(668 年)平定高句丽后,已在朝鲜半岛北部建立起稳固的统治秩序。然而,随着周边局势的微妙变化与边疆治理压力的提升,这一年,高宗下诏作出一项重大边疆治理调整:将安东都护府从平壤城迁至辽东故城(今辽宁辽阳一
从黄河流域的华夏部落,到横跨东亚的文明帝国,中国的疆域开拓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。在这部史诗中,一批雄才大略的帝王将相以其非凡的胆识与智慧,谱写了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壮丽篇章。
总章元年(公元668年)深秋,凛冽的寒风掠过辽东大地,却吹不散平壤城头飘扬的大唐旗帜。历经两代帝王、数十载征伐,这座困扰隋唐两朝的高句丽都城,终于被李勣率领的唐军攻克。高宗李治在长安太极宫接到捷报时,龙颜大悦,当即下诏大赦天下,改元“总章”,取“天地人总归于常
安东都护府原为唐朝和新罗联军在攻灭高句丽之后,建立的管理高句丽故地的机构。旧时的管理机构设在平壤,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朝鲜半岛北部和中国东北地区南部,南界新罗,北邻靺鞨。罗唐战争期间,安东都护府治所从平壤搬到辽东半岛,成为唐朝管理辽东等地的一个军政机构。
古代的朝鲜与中华皇朝长期维持着宗藩关系,经常视自己为中华皇朝的一部分,而中华皇朝一直奉行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”的理念,自然也视朝鲜为自己的一部分。直到甲午战争清朝战败,朝鲜这才脱离中华朝贡体系,成为独立政权。